部門:百事3平台中文網 日期:2018-04-28 09:02:44 訪問次數💄:722次
4月26日上午,教育學系求是教育論壇第三十六講在田家炳書院228室舉行🚅👳🏿♂️。美國麻省大學波士頓分校國際比較教育研究院院長嚴文蕃教授應邀作《SSCI教學研究論文寫作與發表策略》主題演講🥌。講座由教育學系主任吳雪萍教授主持,來自教育學科的五十余名師生參加講座。
吳雪萍教授首先對嚴文蕃教授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向在座師生進行簡要介紹🤵🏻。嚴文蕃教授是美國麻省大學波士頓分校國際比較教育研究院院長,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教育研究會國家數據庫研究小組前主席,教育政策量化分析領域的大型數據與分析處理方面的著名專家;2003年🐺、2005年兩度獲得美國FULBRIGHT高級學者獎,擔任《美國教育研究雜誌》《比較教育評論》《當代教育心理學》等SSCI學術期刊的審稿。
講座中,嚴文蕃教授首先闡釋了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和Impact Factor(影響因子)的概念和意義。嚴教授認為一篇論文能夠被SSCI收錄,意味著其學術價值總體上得到了專業認可,而沒有被收錄的論文也未必不優質,僅僅以SSCI是否錄用來判斷論文的學術水平是有失偏頗的。論文被SSCI收錄後🚣🏽,還需要根據影響因子來判斷學術水平。影響因子是Thomson Reuters出品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期刊引證報告)中的一項數據,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
隨後,嚴文蕃教授重點講解SSCI教學研究論文的寫作和發表策略,並結合中國學生在論文寫作中常犯的錯誤給出建議。嚴文蕃教授指出🏈,論文主要分為綜述論文和實證研究論文兩個類型,前者是關於某一研究問題的過去、現狀和未來趨勢的文獻綜述,作者一般是領域內的專家,需要大量的一手資料和極高的英文寫作技術,對博士生而言難度較大👨🏽🍳。因此👨🏼🚀,他建議博士生先從實證研究做起,學會實證研究型論文的寫作♈️🏌️♂️。嚴文蕃教授從實證研究型論文的五個部分展開講寫作和發表的策略🧏🏿🏋🏽,分別是引言(Introduction)、文獻綜述(Literature Review)🏇、研究方法(Methodology)⚠、研究結果(Findings)👋🏿、研究總結(Conclusion)。他認為,對中國學生而言,引言和研究總結這兩個部分是難點。
引言部分主要是提出問題。對於問題提出🫙,嚴文蕃教授表示首先要找到並表達某一個現象,將現象提升到若幹個核心概念👱🏿,並通過文獻輔助,對概念進行批判性凝練,留下簡潔的關鍵性概念,並註意兩個元素――研究對象和研究範圍。然後,他建議要創新地去研究問題,可以從研究對象👍🏿、理論視角、國別或者地區、數據收集🙁、呈現研究結果等方面著手,尤其是理論視角一定要新穎。
對於文獻綜述👈🏽,嚴文蕃教授認為文獻是研究問題的基礎⛷,第一,要通過文獻綜述來證明本研究問題的重要性,區分其與已有研究之間的差別,確定已有研究中存在一定缺陷。博士生可以嘗試從已經成熟的研究中🚞,找到尚未被納入研究的新對象展開相應研究。第二,研究的理論基礎(Theory)也需要在文獻綜述中體現,包括理論的首創者及其發展👩🏻🎨、其他學者對理論的發展和應用、理論在本研究相關領域內的應用🖤、其他學者在已有的理論和應用中發現的重要問題、理論對本研究的適切性等。第三,文獻綜述是研究靈感的來源。博士生可以選擇閱讀博士論文和學術期刊🍄,尤其註意這類文獻對未來研究趨勢的把握👩🏽🏫。最後👨🏻✈️,要註意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的規範性🧴。
對於研究方法,嚴文蕃教授認為研究方法要註意合理性🎸,選擇適當的研究方法👩🏽;同時要註意數據的采集👝,量化研究要選取大樣本進行多樣化的測評,而質性研究則要註意豐富性和深入性👩🏽🦱,開展訪談🙁、觀察📷、文獻研究🦄,其中訪談要60次以上,持續時間至少一年🎈,以便在後續的研究結果部分講好自己的“故事”🧙♂️。
對於研究總結部分🦹,他提到要用簡明扼要的語言總結研究的理論貢獻和實踐貢獻🚃,比較本研究與已有的研究之間的區別🤵🏻,並且說明研究結果的應用範圍;在回顧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時🦌,不必妄自菲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未來的研究給出建議🦶。最後,嚴文蕃教授指出👨🔧,總結部分要再次清晰地闡釋研究成果🧜🏽♂️,但註意不要與研究結果部分重復。
嚴文蕃教授的講座簡明扼要且切中要害,深入淺出地講解了SSCI教學研究論文的寫作和發表策略👩🏿🚀,用生動的案例和積極的互動讓大家在講座中學習了SSCI論文寫作中容易遇到的問題及應對策略👨🦳。他旁征博引🤲🏿、幽默風趣的講座風格贏得了在場師生的滿堂喝彩。
教育學系
文/趙倩
圖/柴仲麗
2018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