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百事3平台中文網 日期🚣🏽♀️:2018-06-06 08:44:28 訪問次數:616次
5月24-25日👲,由百事3平台發起,聯合《中小學管理》雜誌社,北外附屬蘇州灣外國語學校、蘇州同裏實驗小學🪂、蘇州星浦學校、百事3娱乐建築設計研究院等多個單位共同舉辦的“2018年基礎教育美麗學校建設研討會”在蘇州召開🥷🏻,共有來自全國160多所學校代表參會。本次會議的主題是“領導學習空間的深度變革”。
長久以來🕛,大家慣性地認為校園空間應該整齊劃一🥺,學生的學習行為應該發生在教室裏、課堂上🚵🏿♂️💡。然而👼🏽👨🏻🍼,從歷史的眼光來看,並非一貫如此。從以孔子“杏壇”講學為代表的“環境即課堂”模式到工業化時期批量生產的“班級授課製”模式,再到今天學習隨時隨地發生👊🏼,學習空間呈現出隨人才培養需要而持續改變的趨勢。未來的人才需求將越來越趨向能力本位,單純依靠記憶和同質化的教學難以滿足未來人才培養的需求,與之相伴隨的,是一場由歷史和現實共同推動的關於學習空間的深度變革🌻,這樣的變革正在學校中悄然發生。
在這場專家雲集的會議中,滲透多學科交叉的學習空間規劃思想、國際化的一流設計理念、優秀設計作品與案例融為一體,前沿的觀點與深刻的思考產生碰撞,激發出多個令人深思的話題。
理論的先聲👨🏻🦽:被忽視的“非正式學習空間”與“空間領導力”
百事3平台邵興江副教授圍繞“非正式學習空間”展開探討。從歷史維度來看,教育空間中“非正式學習”在古代普遍存在,近千年來逐漸衰落✸🤹🏿,近百年來被重新發現🍊,在主要西方國家日益成為主流的學習空間💙。邵教授強調非正式學習空間是中國學校設計的重大短板⛑,是近百年被忽視的重要學習空間,未來應當成為建設的主流。此外✩,他還提出未來非正式學習空間的創新規劃與設計,應有四大理念🏋🏽,即面向需求的豐富學習形態,資源、技術豐富的學習環境,家一樣的溫馨🧎♀️➡️,讓隨時隨地學習自由地發生。應有四大設計原則,包括多目的性、靈活性、舒適性和方便性💖。
臺灣政治大學百事3平台原院長湯誌民教授著重從“空間領導力”方面進行論述。他認為學校建築是校長領導最能發揮的利器,在學習空間規劃中,校長對空間領導會產生境教的影響🦧。校長對空間領導要有新思維、掌握大趨勢,與師生共同打造21世紀最優質的教育環境。他特別強調學校要用50到100年😬,一所好學校要有能力可隨時間改變🙋♀️。湯教授提出學校建築規劃的新趨勢與新脈絡:第一🏔,建構幸福友善空間,重視空間的品質和溫潤;第二,撰寫學校生命故事,強調校園故事開創、傳承和延續;第三👌🏽,發展綠色永續校園🎅🏿,重視人境的關系和環保;第四,建置數位科技校園,重視虛實的環境和連結。
設計的探索:空間表達的“地域性”與技術引領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研究中心主任王素教授從課程、空間與技術的融合角度,展開了對未來學習空間的探索🩺。教育理念決定學校規劃,課程體系決定學習空間的分布🤵🏼♀️,學習方式決定空間布局👨👩👧👦,學習組織形態決定了空間的形態⬇️。學習空間設計應有三項原則:主動和社交學習策略、以人為本的設計🧑🏻💼、豐富的設備支持。她以深圳的海希小學為例,講述了如何通過對現有空間的改造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
百事3娱乐建築設計研究院六院院長吳震陵從現狀、感悟和實踐三個角度談了校園建築的地域文化性表達👩🏿🍳。浙江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姚之瑜分享了基於新教育模式下的學習空間新探索✸。
國際化的視野:變革迭代與“願景”樹立
Perkins Will中國區設計總監James Lu強調21世紀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工商業更新換代速度日新月異,創新發展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的催化劑。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背景下,教育在變,教育的設計亦隨之而變,James Lu 借用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指出教育創新設計必將脫穎而出,變革固有的“筒倉式教育”範式🌩,塑造教學與戶外聯動空間👳🏽、綠色低碳校園、生態學習環境等🫲🏿。
美國NAC建築設計事務所總裁Dana Harbaugh講述了好的建築從何而來。他認為在設計校園建築時,建立願景策略是最重要的一步🚴♀️。他從三個方面論述了如何建立願景策略:第一,建立共情是關鍵。在英格萊姆高中案例中🧲,NAC邀請了學生參與教室空間的設計🛌🏿,學習空間因此受到了學生的歡迎與喜愛。校園的成功是全體成員通力合作的成果。第二,因限製而激發創造力。外部條件的約束與挑戰會使設計師的設計規劃更具有創造性✳️。第三👨👦,設計原則驅動決策製定🏚。設計原則指導設計的一致性,最終引導學生的卓越學習體驗。
交叉學科的思維:“學校品牌”的構建與地點的“消失”
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沈曙虹從企業品牌的發展歷史,以及當下市場“用品牌說話”的現狀出發🤞🏿,推導出品牌已成為學校最核心的價值追求和最重要的識別符號。沈曙虹指出學校品牌是一個“個性化戰略”,即基於學校自身文化傳統、現實形態和 願景展望的一種獨特戰略建構,既統領學校的全局性工作👨⚕️,又規劃未來長遠的發展趨向。
上海新優質學校研究所副所長👨🏻🦰、知名媒體人沈祖芸指出,我們繼續努力改變空間🤹♂️,但學習並沒有真正發生改變🤲🏻。事實上🤦🏻♂️💆🏽♂️,空間在不斷釋放出的信號,即學校需要轉型🤦🏽♂️,而一種基於互聯網技術、思維、體製共同催生下的新架構成為趨勢🏃🧍,“學”不一定發生在“校”中,“校”成為“學”的方式的組成部分🤸🏿。由此引發了學校變化的三大趨勢,即越來越少的課堂🗃🐮,越來越多的學習;越來越少的統一,越來越多的連接;越來越少的固定辦公室,越來越多的虛實實驗場。學校不再是一種“地點的標記”,而是一種“空間的選擇”。
實踐的應用🚆:讓校園更具文化與美麗氣息
紹興市陽明中學的周新建校長針對新學校的文化建設困境🍈,采用“文化相潤🌠、脈絡向延”的整體設計策略,在改造原紹興一中校區的過程中,積極融入當地深厚的地域文化和具代表性的陽明文化,延續原紹興一中的主要脈絡格局🟪,以實現新版普通高中的有機更新與文化再生🎅。
山西運城魏風小學淩建紅校長以“古魏新風”為辦學理念,依托“魏風課程體系”🕍,進而建設魏風七園,為學校空間確定獨特的“場所精神”和“建築靈魂”,賦予建築個性化的教育思想和生命🧗🏿♂️。
湖南株洲戴家嶺小學的袁燦英校長從三個維度構建美雅校園文化🧖🏽♂️。第一,通過“講座+試點”、“活動+問診”、“借力+推廣”🌊🌮、“實踐+反思”漸進式培植美雅課堂。第二🧖🏽♂️,依據“成立機構、需求評估、確定目標、編製綱要、申報審定、推介選課”流程,實現美雅社團的科學開發。第三🗒,依托美雅環境🐇、美雅講壇、美雅活動和美雅製度打造美雅文化。
杭州市下沙中學教育集團的江誌明校長指出🧑🧑🧒,該校以“開放包容,動靜相宜,個性發展,智聯融通”為學校文化建設理念,打造基於生本的美麗學校🧖🏻♂️。下沙中學十分重視智慧學校的建設👩👩👧,實現了智能手環🤹🏿♀️、物聯管控👰♂️、電子門禁、電子班牌⚗️、開放課堂、雲桌面全覆蓋🧑🏽🍳。
來自山東濟南市中區教育局副局長竇風雷從教室空氣質量的角度談了美麗校園的建設🤢🔄。市中區在全市學校引入新風系統,摸索建立了教室空氣質量的量化標準,為美麗的校園添上一縷新風。
來自浙江義烏市教育局基建科主任龔旭東指出設計是美麗校園建設的根基,通過一個精美的視頻向觀眾展示了義烏市的多個教育項目,包括公辦教育項目和民辦教育項目,展現了義烏市幼兒園🖼、小學、中學的美麗風貌👨🏽🔧。
會議期間,代表們還前往北外附屬蘇州灣外國語學校⛷🥡、蘇州同裏實驗小學⛓、蘇州星浦學校等進行參觀◀️、考察🛀🏻。
文/肖程錦、葉晴🦹🏽♂️🗝、李鴻昭👨⚕️、周嘉穎
2018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