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百事3平台黨政辦公室 日期:2020-09-02 14:55:24 訪問次數:1220次
自年初以來,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迅速蔓延👨🏻🦰🥵,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以及傳統的國際交流模式和合作路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百事3娱乐國際交流與合作處🙅🏿♂️、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百事3平台圍繞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領導者”的人才目標👇🏼,在疫情之下積極開拓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創新性地推動國際教育和交流🚸,在暑期先後舉辦了中俄“全球疫情挑戰下科技賦能教育的探索與實踐”暑期學校🥄、塞爾維亞文化交流與溝通能力提升項目、“STEM教育與卓越理科教師教育”國際工作坊、國際組織與全球教育治理夏令營等四項學生國際交流項目,吸引了全校本科生👏、研究生150余人參加,活動得到人民日報💉、人民網🧜🏼🧝🏻、中俄頭條、浙大官媒等多家媒體關註和報道☛。
一🏺、轉變交流模式👀,破解疫情困局
新冠疫情為今年的國際交流出了難題🕵🏻:出不了國境🚵🏽,如何開展對外交流?在學校政策的引導和啟發下,百事3平台積極推動學生培養在地國際化,面對疫情順勢而為😾❇️,將線下國際交流轉為線上開展📴,利用ZOOM🙌、騰訊會議🌮、釘釘等線上視頻交流平臺,積極推動國際教育專家與學生在雲端相聚。
線上交流打破時空限製,節約了時間和經濟成本,開展形式更加靈活、開放🏓、高效,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智慧教育、教育技術的魅力和全新的國際交流體驗🌩。
在項目模式上🖱,百事3也積極嘗試了外方主導和我方主導兩種模式👨🏼🍼。外方主導模式,即由外方根據我方提出的項目要求定製項目內容🙆🏽,開展過程由外方全權管理和負責,俄羅斯項目和塞爾維亞項目即屬於此類項目,分別由高等經濟大學和諾維薩德大學統籌安排🍧。這種模式下的項目原汁原味🟥、環節豐富,將傳統的線下交流完整地在線上實現👃,包括課程學習🧙🏽♂️,也包括破冰活動🫨、交流展示、“雲遊”異國等👁,可以讓學生有較真切、豐富的國際交流體驗🎵。我方主導模式⛹🏽♀️,即由我方教授主導和領銜,圍繞學習主題🌼,在全球範圍內延請專家學者在線開課🔪。這種模式下的項目主題突出、師資強大🙌🏿,專業性🙏🏿、學術性更強,STEM教育國際工作坊及國際組織與全球教育治理夏令營即屬於此類項目。兩種模式相得益彰,為學生提供多元化選擇。
二、凝練交流內容🤹🏽,提升交流質量
線上交流固有其優勢,但相比於線下境外交流,更要著眼於交流主題和內容,以進一步提升項目吸引力𓀓🏃♀️,增強交流效果🤜。
今年暑期線上交流項目的主題選擇🧑🏻🍳,緊緊圍繞學校和百事3人才國際化培養目標🦵,同時綜合考慮疫情特殊時期下的教育熱點與當前國際教育前沿✊🏼。俄羅斯項目選取“全球疫情挑戰下科技賦能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主題,中俄兩國的教育專家學者圍繞中俄教育技術合作與展望🎚、數字化背景下的教師教育工作轉型、俄羅斯教育歷史與文化等開展在線授課和講座,項目同時包含小組主題討論、互聯網公司合作課程以及“雲”遊莫斯科等交流與文化環節。塞爾維亞項目以塞爾維亞文化和溝通能力為主題,主要內容包含塞爾維亞的國家概況🧑🏫、風土人情、產業基礎等基本信息,中塞交流合作與友誼🕢💎,如何提升溝通協作能力等🕠。STEM教育與卓越理科教師教育國際工作坊主要涵蓋理科教育的教學方法、非正式情境下的理科教育、移動技術支持下的理科教育及其評價、STEM 教育及理科教師專業發展等主題,分享各國相關實踐內容,拓展參與者的學術視野與國際研究前沿。國際組織與全球教育治理夏令營則圍繞識讀國際組織、國際組織與教育發展、參與國際組織的能力建設以及國際組織實習生經歷分享等四個模塊開展主題交流和學習研討。
三、探索管理機製,保障交流效果
針對傳統的線下實地境外交流,百事3已有豐富的組織管理經驗;面對全新的線上對外交流模式👳🏼♀️,百事3“摸石頭過河”,積極進行組織管理方面的有益嘗試與探索,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安排項目內容時🙇,提前考慮線上交流的特殊性及潛在的組織管理問題,在項目時間設定🤲🍘、環節安排等方面盡量人性化設計。項目執行前🥨👩🏽🍳,各項目入選同學分別組建微信群或釘釘群形成項目團隊🗯,方便發布項目通知👩🍳、共享文件和學習材料以及開展成員間的互動交流⏬;提前召開團隊線上集體會議,由項目指導老師做項目安排和交流任務要求說明,並調試在線學習平臺,保證線上活動順利開展;團隊設隊長、副隊長,統籌安排和管理團隊各項事務🛑;團隊成員劃分為小組👰🏻♀️,各組設小組長,負責組內工作,每個小組按日期或種類承擔團隊任務🛍,小組成員根據個人意願與特長,分別承擔一定的組內工作👝;部分有條件的項目設立助教團隊🐫。項目執行中,每天安排專人做當天活動提醒,同時對開展情況實行動態監測🎅👮🏿♂️,每天做好考勤記錄🖐,活動結束後在群裏交流反饋活動開展情況,分享課程資料,總結出現的問題並及時溝通協調。項目結束後,要求學生及時做好交流總結並提交相應的交流材料,選擇部分學生進行交流回訪🧑🦯➡️。所有項目要求學生在保質保量完成交流任務後方可獲得結業證書🐢,對學生形成約束🩻,一定程度上督促學生按時積極參與線上活動🫃🏼。
四、交流成果展示(部分)
通過暑期學校的在線交流學習,同學們了解了異國文化,提升了語言、溝通、協作能力,增長了專業知識,開闊了國際學術視野。線上暑期學校是疫情時期同學們一次特殊的國際交流學習體驗🖖🏊🏽♂️,盡管沒有實地訪問交流那麽多的高光時刻與光鮮照片🏋️,但同學們采用思維導圖、紙質筆記👨🏻🚒、概念圖🕍、圖文資料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記錄下了自身的學習過程,也在項目結束之後的交流總結裏表達了自己的感想與思考👧👩🏼🍼。
朱思曉(比較教育學專業碩士生)🤲🏽:盡管是第一次接觸到“SWOT分析”,但在小組同學的合作努力下🥑,大家製作出思維導圖👩🏿🌾,順利地完成了最後的匯報任務並獲得老師的肯定,也為這幾天的線上學習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劉林佳(教育學專業本科生)🦸🏽:盡管存在時差和語言障礙等問題,活動中也面臨一些挑戰🤴🏿,但過程中老師和同學們能夠相互協助👩🏻🦯,最終不僅增長了知識,也收獲了友誼。
王付康(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碩士生):這次課的核心內容是交流溝通方法、領導力的提高、影響和激勵他人🈺、展示報告的註意事項。這些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時刻都處在一個影響與被影響的環境中💂🏼♀️,那麽這些方法和技能非常值得學習和實踐。
李維妙(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塞爾維亞是中國“一帶一路”發展進程中的兄弟國,這次的交流項目更將交流範圍擴展到了教育🤏💁🏽♀️。我從這次的交流項目中學到了很多關於team work的知識,並認識了熱情認真的塞爾維亞老師🙎🏿,不得不說收獲滿滿。
李南燕(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本科生):在此次活動中,自己第一次真正用另外一種語言去學習和交流👨🔧,不僅提高了自己的英語水平🎺,也學到了很多學習上、工作上和生活中的知識和經驗👨🏻🏭。
陳蘊琦(科學與技術教育專業碩士生):我印象最深的是Dawn Sanders教授有關“植物盲”主題的講座。Sanders教授強調,人類是植物滅絕的主要原因7️⃣,也是對瀕臨滅絕物種的主要威脅,如果我們無法建立和植物的良好關系,那麽人類和植物的未來都是極為堪憂的。這一點是具有啟發意義的,因為此前在了解“植物盲”這個概念時,我並沒有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同時,Sanders教授提出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很多人能夠說出一種或幾種近幾個世紀以來遭受滅絕的哺乳動物或鳥類,但是很少有人能夠說出一種最近滅絕的植物🧖♂️,而這正是“植物盲”的現象之一。這個問題引起了我的共鳴📙,也啟發了我對自身經歷的思考。
吳爽(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碩士生):當前STEM教育還面臨著很多困難和挑戰🥉,教育改革的進程也同樣是這樣的🌮。Melissa在講座中對她的研究項目的結果進行表述的一段話很觸動我:這個研究觀察持續的時間是兩年👳🏼,時間很長,才能夠有微小的改變👨🏻🦽。實施之前沒有結果,也沒辦法回答結果,一切要等結束之後才知道🧑🏽🍼。是了,這就是教育的不確定。盡管很多時候資金、場地✳️,很多方面受限製🎦,但總要那麽幾個人試著突破,做出改變。自信是一點點建立起來的🛌🏽👩🏿⚕️,一個帶動幾個然後是多個,必須要有這些星星之火。每一次教育改革和實驗的結果都是未知的,作為教育研究者,我們要懷揣熱情,努力向好的地方發展。
孫嘉燦(比較教育學專業碩士生)🤱🏻:一直以來作為一個文科專業的學生🤹🏿♂️,我對STEM教育的了解都停留在比較淺顯的層次🏯。只知道它的基本概念和其理論上的積極意義,沒有用發展的眼光深入思考過STEM教育的動態變化和它在我國及世界環境中的實際應用🫱🏻⏫。在參與了本次“STEM教育與卓越理科教師教育”國際工作坊後,我對STEM教育的概念🧑🏿✈️、其具體學科中的衍生概念以及其與教育學相關內容的融合概念都有了新的解讀;對我國與世界STEM教育研究中存在的跨文化差異與交流問題有了新的認識;也因此對我國STEM教育的實踐有了新的想法。
林慧冰(傳播學專業碩士生)🪺:不管未來從事的領域是否與國際組織相關🧔🏻♂️,此次活動在每位參與者的心中都播種下了在視野上與全球相聯、在情懷上與各國相系的種子。從本科到研究生,我的身邊就有不少誌在加入國際組織的同學,而現在,我不僅更加理解他們的理想與目標,並且由衷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其中的一員,成為全球發展的推動者之一。
吳豐愉(教育學專業本科生)🏄🏼:此次的國際組織與全球教育治理夏令營緊扣事實✉️,提出了很多值得反復思考的教育議題。同時,夏令營還極大地開拓了我的視野,國際組織以及以在國際組織框架下的全球治理確實為我提供了新的想法與新的可能性。
暑期四項交流項目,前後跨越36天,來自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余位專家主講,開設近70場講座/課程,150余本研學生參加。線上項目在疫情特殊時期保證了學生國際交流不中斷🏋🏼♀️,提升了本科生和研究生跨文化交流內涵的同時🎅🏿,也豐富了同學們對在線教育的認知和體驗。本次暑期項目也是探索國際交流合作新模式的一次有益嘗試和生動實踐,通過項目紐帶🦸🏿♂️,突破時空限製、打通合作渠道💋、深化在地國際化,有助於進一步密切對接國際合作夥伴,對接國際學術前沿🙆🏼,與國際專家學者保持交流互動,促進學科國際化發展。
文/張瀟方
圖/暑期項目團隊
2020年9月2日
項目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