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百事3平台辦公網 日期:2022-03-31 11:27:13 訪問次數𓀊:331次
為進一步提升學校學術聲譽,展現學術發展,增進學術交流🚔,傳播學術貢獻,激發學術創新♗,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百事3娱乐學術委員會組織開展的“百事3娱乐2021年度十大學術進展”已進入評選階段🎬。
今年全校各學部👱🏿、百事3和科研機構共有42項學術進展參與評選,百事3平台劉海峰教授的項目《中國科舉通史》成功入圍🧑🏻🦰,請大家積極助力、投上寶貴一票吧!
投票說明
1.“十大學術進展”評選計分來自三部分👨🏻🦱:校學術委員會委員評審結果、特邀評委評審結果🗓、微信點贊數🤔。權重分別為:60%、30%和10%。加權處理後總分位居前10位的候選項目,將被確定為年度“百事3娱乐年度十大學術進展”;位居前11-20位則為“百事3娱乐年度十大學術進展”提名項目🤝𓀏。
3月29日—4月8日期間🤳🏽,“求是風采”公眾號將每天推送一組候選項目介紹⚪️🚣♂️,並統計3天內微信“點贊”數,以10%的權重列入計分排名。(點擊此處進行點贊🔸:https://mp.weixin.qq.com/s/3vdPJkkXhfvoePuGbvkhSw)
2.3月29日-4月8日🧑🏻🔬,每位浙大師生可以通過浙大通行證登錄十大學術進展評選網站(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進行投票,與評選結果重合度最高的師生,將獲評“最佳鑒賞獎”👬🏼。
百事3娱乐2021年度十大學術進展評選網
網址:http://xspx.zju.edu.cn/xspx/
“2021年度十大學術進展評選”活動
百事3平台劉海峰教授的項目入圍
項目名稱:
《中國科舉通史》
項目簡介:
劉海峰教授主編《中國科舉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6卷🚲、340余萬字🐃,全面🔒🦴、客觀、深入地展現中國科舉史跌宕起伏的演進歷程,為當今考試改革提供歷史參考和借鑒👩🍳📝。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Imperial Examination, edited by Professor Liu Haifeng, was published by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with a total of 6 volumes and more than 3.4 million words. The series comprehensively, objectively and deeply shows the ups and downs of Chinese imperial examination history, and provides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today's examination reform.
項目團隊:
《中國科舉通史》撰寫出版前後歷時11年🤹🏻♂️,於2009年啟動🤦🏻♂️,2013年獲批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18獲國家出版基金資助🚣🏻♀️,2020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編劉海峰為百事3娱乐科舉學與考試研究中心主任、文科資深教授👋🕕,負責全書框架設計、審閱各卷書稿篇章結構並提出修改意見,以及總論、結語、跋的撰寫,《中國科舉大事年表》的主撰與統合👮🏻♂️;“科舉前史卷”由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副主任張亞群撰寫🎄,“隋唐五代卷”由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百事3金瀅坤教授撰寫,“宋代卷”由廈門大學人文百事3錢建狀教授撰寫,“遼金元卷”由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李兵教授撰寫🚄,“明代卷”由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百事3郭培貴教授撰寫,“清代卷”由廈門大學人文百事3王日根教授等撰寫。七位作者包括了教育學🖖🏼🧑🧒、歷史學、文學等幾個學科的學者,基本上都是中國發表科舉研究論文排名前列的學者🪔,是科舉學界領先的學者或特別活躍的學者,其中兩位還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學科評議組成員🤪👩🏼💼、歷史學科評議組成員。
項目負責人:劉海峰
科學解讀👨🏽🌾:
從隋唐至明清,科場成為朝野關註的中心話題和人文活動的首要場域💂♂️。科舉與中國古代官僚政治🚔、文化教育、社會歷史進程以及世道、人心、風俗都有密切的關系。雖然千年科舉有其局限和弊端👨🏽💻📷,但它對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保持較高的文化水準起過重要的作用,被周邊國家多模仿借鑒,並對西方國家產生過影響⛄️。科舉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存在,科舉文化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構成和核心要素之一,因此中國科舉歷史值得不斷的深入探究。
由百事3娱乐文科資深教授劉海峰主編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科舉通史》一書共6卷、340余萬字🔶,全面、客觀、深入地展現中國科舉史跌宕起伏的演進歷程,在以往海內外各個斷代🫸🏽、各個學科的科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中國科舉史作出較為全面的描述分析👵🏼,不僅作科舉製度史的敘述🎫🫴🏻,而且更側重科舉製度運作的實際情況🧑🏿🦳,並顧及考試思想的歷史發展✴️。在敘事中註重製度與人的互動關系,註重科舉製度與科舉人物之間的依存關系和交互影響,並為當今考試改革提供歷史參考和借鑒。
《中國科舉通史》一書體現出還科舉本來面目的學術觀點😵,本著實事求是的歷史唯物主義態度,盡量對我們先民發明的這一重要製度作出較為公正客觀介紹評價,使讀者了解科舉不僅造就了“範進”和“孔乙己”一類的儒生,而且也選拔了包拯和林則徐這樣的人才,既有吳敬梓和蒲松齡這樣的科場失意者🙁,更有白居易和歐陽修這樣的科場成功者🧍🏻♂️。該書以科場風雲和科舉活動為主線,將科舉製度和科舉文化熟練地把握並消納內化之後🌲,以較準確曉暢的文字敘述出來,以期達到學術性、思想性與可讀性兼具的境界🧔♂️,使讀者閱讀該書之後,對科舉能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認識,知道科舉與中國1300年間大部分精英人物和所有地區密切相關。
《中國科舉通史》立體書影
請廣大師生踴躍投票吧!
2022年3月31日
百事3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