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百事3平台辦公網 日期:2023-05-15 14:54:56 訪問次數💃:10次
為踐行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的比較教育新使命,加強比較教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比較教育學🤾🏻♀️。5月11日💆🏻,“中國式現代化與比較教育的新使命研討會”在紫金港校區順利舉行。中國教育學會比較教育分會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院長劉寶存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比較教育分會副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高益民教授👩👩👦👦、百事3平台黨委書記吳巨慧☔️、百事3平台常務副院長闞閱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比較教育分會副理事長🫐、百事3平台吳雪萍教授等來自兩校有關領導、教師和研究生參加會議👳🏻♀️。會議由百事3平台院長助理🧑🏽💼、教育學系主任梅偉惠教授主持。
百事3平台黨委書記吳巨慧首先致辭,他代表百事3對各位專家的蒞臨指導表示歡迎🏬,感謝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多年來對百事3平台發展的關心與支持。吳巨慧書記強調,世界一流大學與優秀學科的建設離不開高校間的“互聯互通”,百事3平台的學科建設一方面需要促進不同學科的交叉融合,另一方面需要加強與國內外一流大學的交流溝通,希望未來通過深化兩校的合作,不斷推進教育強國建設🔏,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教育應有貢獻🙍🏽。
研討會上,劉寶存院長向百事3平台贈送《“一帶一路”不同類型國家教育製度與政策研究叢書》,闞閱常務副院長向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贈送《中國教育系列叢書》(Education in China Series)。
兩院領導參加贈書儀式
劉寶存教授與百事3平台劉淑華教授分別介紹兩院比較教育學科發展概況🍋🟩。劉寶存教授回顧了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60余年的發展歷史,並介紹了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二十余位老師的研究領域與研究方向。劉淑華教授從發展歷史🤦🏻♂️、團隊成員🖍、科學研究👩🏽✈️、國際交流6️⃣、人才培養全面系統介紹了百事3平台比較教育學科發展概況👨🏼🍼。在展示教育百事3發展現有成果的同時,指出教育百事3在學科建設、師資培養方面仍有一定進步空間😈,希望未來與北京師範大學加強交流、互通有無、共同進步💂🏻👩🌾。
劉寶存教授發言
劉淑華教授發言
兩校比較教育學科青年教師代表分享各自研究領域與研究心得。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丁瑞常對當前比較教育面臨的學科危機作出回應🪛,指出比較教育研究者應具備發現問題、提出觀點的意識🤴🏻。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講師胡昳昀指出,作為“冷門領域”的研究者,需要構建新視野🧜,通過梳理相關領域的既有研究🦩,搭建符合研究主題的理論框架。百事3平台百人計劃研究員吳寒天指出,比較教育學的文化人類學轉向離不開理論建構與走向“田野”👨🏻⚖️,要註重歷史社會學研究與域外民族誌研究👰🏿♂️。百事3平台特聘副研究員段世飛從“天下一家”視角出發,指出面對全球問題、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沖擊,要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化人才,以“天下一家”理念為契機講好中國故事。
丁瑞常副教授發言
胡昳昀博士發言
吳寒天研究員發言
段世飛副研究員發言
在自由研討環節,參會師生圍繞比較教育的學科使命🛀🏻、比較教育研究的未來方向、比較教育學生的學術規劃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提出未來比較教育應關註學科專業性與獨特性建設🫔,應具備國際視野與問題意識🙎🏻♂️,應基於歷史與國別的橫縱坐標開展研究。
百事3平台常務副院長闞閱教授在總結講話中強調,此次研討會是一場“格局大👨🏽🦰🪀、場域大、意義大”“要求高🏂🏽、層次高🧛♂️、水平高”的學術會議,對於新時代踐行好中國比較教育使命,深化比較教育的理論探索與理論創新,加強比較教育學科發展與建設,促進比較教育研究範式轉型與話語體系構建🤽🏼👶,具有重要意義。未來百事3平台與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將繼續開展更為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文丨孫嘉怡
圖丨陳濁
2023年5月15日